2024首屆京津冀水利工程建設與防汛應急裝備展覽會于2024年5月29-31日在廊坊盛大開幕。邀請來自國內外水利、水務、應急、疏浚等領域150余家單位參與展覽展示,展覽面積達到15000㎡。定于2025年4月23-25日在河北廊坊舉辦2025京津冀水利工程建設與防汛應急裝備展覽會。
大會將以“科學治水防患未然”爲主題,將圍繞水利科技創新、科技治水、流域治理、供水安全、防汛救災、應急保障、水生態建設等開展工作。邀請國內外水利、水務、應急、疏浚等領✅域相關企業、科研院所、高校、水利建設運營單位等開展新産品、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交流活動。大會將爲水利建設行業搭建優質交流合作平台,爲京津冀水利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水利工程勘察設計軟件與技術:展示先進的水利工程勘察設計軟件,如地理信息系統(GIS)軟件、水文水資源分析軟件、水利工程結構設計軟件等。這些軟件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能夠對水利工程建設區域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水資源分布等進行精准分析和模擬,爲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提供科學依據。例如,GIS 軟件可以直觀地展示河流流域的水系分布、土地利用情況等信息,幫助設計師更好地規劃水利設施的布局;水文水資源分析軟件則可以預測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水資源量和水位變化,爲水庫、水閘等水利工程的設計參數確定提供數據支持。
水利工程施工機械設備:涵蓋各類水利工程施工專用機械設備,如挖掘機、裝載機、起重機、混凝土攪拌機、攤鋪機等。這些設備具有高效、節能、環保等特點,能夠適應不同水利工程施工環境和要求。例如,大型挖掘機可用于河道疏浚、土方開挖等工程;混凝土攪拌機能夠精確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確保水利工程結構的質量和強度;攤鋪機則可用于水利工程道路、堤壩等的混凝土路面鋪設,提高施工效率和路面平整度。
水利工程建築材料:展示新型水利工程建築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土工合成材料、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等。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強度、高耐久性、抗滲性好等特點,能夠滿足水利工程對結構強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布、土工格柵等,可用于水利工程的地基處理、邊坡防護、排水等方面,具有重量輕、施工方便、成本低等優勢;防水材料和防腐材料則能夠有效防止水利工程建築物的滲漏和腐蝕,延長其使用壽命。
水利工程機電設備:包括水輪機、發電機、水泵、閥門、啓閉機等水利工程機電設備。水輪機和發電機是水電站的核心設備,其性能直接影響水電站的發電效率和穩定性;水泵則用于水利工程的供水、排水和灌溉等系統,能夠根據不同的流量和揚程要求進行選型和配置;閥門和啓閉機則用于控制水利工程中的水流和水位,確保水利設施的安全運行。
防汛搶險機械設備:展示各類防汛搶險專用機械設備,如沖鋒舟、橡皮艇、水陸兩棲車、移動泵站、打樁機等。沖鋒舟和橡皮艇可用于水上救援和物資運輸,在洪水災害中能夠快速到達受災區域,解救被困群衆;水陸兩棲車則具備在陸地和水面行駛的能力,可在複雜地形和水域環境下開展救援工作;移動泵站能夠快速排水,降低受災區域的水位;打樁機則可用于快速搭建防汛堤壩和圍堰,增強防洪能力。
防汛監測預警設備:涵蓋洪水監測雷達、水位雨量監測站、衛星遙感監測設備、視頻監控系統等防汛監測預警設備。洪水監測雷達能夠實時監測洪水的流量、流速和水位變化,提前預警洪水的發生和發展趨勢;水位雨量監測站則可對雨情、水情進行實時監測和數據傳輸,爲防汛指揮決策提供准確的數據支持;衛星遙感監✅測設備可對大面積的水域和陸地進行監測,及時發現洪水淹沒範圍和受災情況;視頻監控系統則可對重點防汛區域進行實時監控,提高防汛指揮的可視化水平。
防汛應急照明與通訊設備:展示防汛應急照明設備,如移動照明燈塔、強光手電筒、應急照明車等,以及防汛應急通訊設備,如衛星電話、對講機、應急通訊基站等。在防汛搶險救援工作中,照明設備能夠爲夜間作業提供充足的光線,確保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通訊設備則可保障防汛指揮部門與救援現場之間的信息暢通,及時傳達指揮命令和反饋救援情況。
防汛應急救援物資:包括救生衣、救生圈、沖鋒衣、帳篷、睡袋、應急食品、飲用水等防汛應急救援物資。這些物資是保障受災群衆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物資,在防汛救災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救生衣和救生圈可用于救援落水人員,沖鋒衣則可保護救援人員在惡劣天氣條件下的身體安全;帳篷、睡袋、應急食品和飲用水則可爲受災群衆提供臨時的居住和生活保障。
水資源管理信息化系統:展示水資源管理信息化平台、智能水表、水資源監測設備等水資源管理信息化系統。水資源管理信息化平台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夠實現對水資源的實時監測、分析和管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例如,智能水表可實時監測用水戶的用水量和用水規律,爲水資源的合理調配提供數據支持;水資源監測設備則可對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資源的水質、水量等進行監測,及時發現水資源汙染和短缺問題。
汙水處理設備與技術:涵蓋汙水處理廠成套設備、汙水處理藥劑、汙水再生利用設備等汙水處理設備與技術。汙水處理廠成套設備包括格柵、沈砂池、曝氣池、沈澱池、消毒設備等,能夠對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進行有效處理,達到排放標准或回用要求;汙水處理藥劑如絮凝劑、消毒劑等,可用于汙水的淨化和消毒;汙水再生利用設備則可將處理後的汙水進行深度處理,實現水資源的再生利用,如用于城市景觀用水、工業冷卻水等。
水環境監測與修複技術:展示水環境監測儀器、水生態修複技術、濕地建設與保護技術等水環境監測與修複技術。水環境監測儀器可對水體中的化學物質、生物指標等進行監測,評估水環境質量;水生態修複技術如人工濕地、生態浮島、生物修複等,可用于修複受損的水生態系統,提高水體的自淨能力;濕地建設與保護技術則可通過建設和保護濕地,發揮濕地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淨化水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節水灌溉設備與技術:包括噴灌設備、滴灌設備、微灌設備、智能灌溉控制系統等節水灌溉設備與技術。這些設備與技術能夠根據作物的需水情況進行精准灌溉,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減少水資源浪費。例如,噴灌設備可將水均勻地噴灑在作物表面,滴灌設備則可將水滴直接滴入作物根部,微灌設備則可根據作物的不同生長階段進行精細灌溉;智能灌溉控制系統則可根據土壤濕度、氣象條件等因素自動調節灌溉水量和時間,實現智能化灌溉管理。
展會將彙聚全球水利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展示最前沿的技術與産品。從人工智能驅動的水利工程智能監測與管理系統,到 5G 通信技術在防汛應急指揮中的創新應用;從新型高性能水利建築材料的研發突破,到先進的汙水處理與水資源再生利用技術展示,這裏將成爲水利創新的 “矽谷”。例如,觀衆可以親身體驗到水利工程智能監測系統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對水利設施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分析和預警,提前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感受 5G 網絡下防汛應急指揮平台的高速數據傳輸和精准視頻調度,實現對防汛搶險救援工作的高效指揮;領略新型高性能混凝土如何在水利工程中展現出卓越的耐久性和抗滲性,爲水利工程的長期穩定運行提供保障,這些都將爲京津冀地區水利行業帶來全新的創新靈感與發展思路,引領水利創新潮流邁向新高度。
本次展會將深度聚焦京津冀地區水利工程建設與防汛應急的特殊需求,舉辦多場京津冀水利協同發展專題論壇和研討會。邀請京津冀三地政府水利部門領導、水利行業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共同探討京津冀地區水利協同發展的戰略規劃、重點項目建設、水資源共享與調配、防汛應✅急聯動機制等熱點話題。例如,在京津冀水資源共享與調配專題研討會上,專家們將深入分析京津冀地區水資源分布不均的現狀,探討如何通過跨區域調水工程、水資源市場化配置等手段,實現京津冀地區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在京津冀防汛應急聯動機制論壇上,三地防汛指揮部門將分享防汛應急工作經驗,探討如何建立更加緊密的防汛應急聯動機制,提高京津冀地區整體防汛應急能力,確保在面對洪水災害時能夠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用、協同作戰,共同守護京津冀地區的水安全。
展會將吸引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水利企業、科研機構和行業協會參與,爲國內外水利界搭建了一個廣闊的國際交流合作平台。在這裏,國內外企業可以開展技術交流、貿易洽談、項目合作等多方面的合作。例如,國內企業可以與國外先進企業合作引進先進的水利工程建設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和運營能力;國外企業則可以借助京津冀地區龐大的市場潛力和豐富的項目資源,拓展在華業務版圖,實現互利共贏。同時,展會期間還將舉辦國際水利技術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中外企業水利項目對接會等活動,爲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流合作渠道。此外,展會還將組織國際水利行業考察團,邀請國內外企業代表參觀京津冀地區的重點水利工程和水利科研機構,促進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産業合作,提升京津冀地區在全球水利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展會將設置多個創新互動體驗活動區域,讓觀衆能夠親身感受水利工程建設與防汛應急裝備的魅力與創新成果。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設模擬體驗區,觀衆可以通過虛擬現實(VR)技術體驗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建設過程,感受水利工程建設的複雜性和重要性;在防汛應急演練互動區,觀衆可以參與防汛搶險救援模擬演練,學習防汛應急知識和技能,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應對災害的能力;在水資源管理科普展示區,通過多媒體展示、互動遊戲等形式,向觀衆普及水資源管理與水環境治理的科學知識,增強觀衆的環保意識和節水意識。這些互動體驗活動將使觀衆在欣賞展覽的同時,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水利行業,增強參與感與獲得感。
對于水利企業而言,2025 京津冀水利工程建設與防汛應急裝備展覽會是一個展示企業形象、推廣産品與技術的絕佳平台。通過在展會上設立展位,企業可以直接面對京津冀地區乃至全國的大量潛在客戶、合作夥伴和行業專家,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展會期間舉辦的各種活動,如技術研討會、項目對接會等,爲企業提供了與同行交流學習、了解市場動態、尋求合作機會的機會。企業可以借此機會展示其創新成果,吸引投資和合作,拓展市場份額,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水利行業從業者可以在展會上獲取最新的水利行業資訊、市場趨勢和技術應用等知識。參加水利行業論壇和研討會,聆聽專家的講解和分享,與同行進行交流互動,拓寬自己的視野和思路。同時,展會上展示的各種水利工程建設與防汛應急裝備,爲水利從業者提供了豐富的産品資源和業務合作機會。他們可以與水利企業建立聯系,了解其産品特點和合作政策,爲客戶提供更加優質、多樣化的水利服務。此外,展會的互動體驗活動也爲水利從業者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水利行業的機會,有助于他們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水平。
對于社會公衆來說,展會是一個了解水利行業、增強水安全意識的重要窗口。通過參觀展覽,公衆可以了解到水利工程建設與防汛應急裝備在保障地區水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強對水利行業的認知和理解。同時,展會的科普展示區和互動體驗活動,爲公衆提供了一個學習水利知識、掌握防汛應急技能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公衆的環保意識、節水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促進社會公衆積極參與水利事業的建設與發展。
展望未來,2025 京津冀水利工程建設與防汛應急裝備展覽會將繼續發揮其平台優勢,不斷創新和完善展示內容與活動形式。隨著全球水利科技的不斷發展和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展會將成爲水利創新的孵化基地、區域水利協同發展的橋梁紐帶、水利行業開放合作的重要窗口。它將引領水利行業朝著更加智能化、綠色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爲京津冀地區的水安全與生態安全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